DeepSeek R1开源模型观察报告

本文最后更新于$day天前,文中所描述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。

🌟 这个模型有点意思

  1. 穷鬼快乐版GPT
    听说训练成本只有GPT的零头,关键是完全开源免费!现在很多小公司都能用得起AI了,就像突然给普通人都发了一把智能武器。

  2. 中文写作小能手
    写出来的文章特别”中国味”,高考作文格式、工作报告模板都拿捏得准,比那些直译腔的AI顺眼多了。

  3. 免费才是王道
    对比GPT每月20刀(约合两顿火锅钱),这货直接白嫖。虽然智商差点,但日常写个文案查个资料够用了。

😅 用起来有点抓狂

  1. 理科不太行
    让它写代码就像让体育老师教数学,总出些让人哭笑不得的bug。复杂计算更要小心,经常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。

  2. 金鱼记忆
    每次聊天都像重新认识,超过十句话就忘光光。想聊长篇故事?不存在的!

  3. 造谣小能手
    问它最新新闻或专业知识,分分钟给你编得有模有样。我现在都养成习惯了——重要信息必须三重验证。

🚀 带来的改变

  1. 自媒体狂欢节
    全网突然冒出几百个”手把手教你本地部署”的教程,虽然我觉得8G显存以下的电脑跑起来根本没法用…

  2. 内容大爆炸
    现在网上AI写的文章多到爆炸,刷十篇有八篇都是模板化的流水线产物,找真实信息反而更难了。

  3. 新打工人神器
    用顺手的真能省时间!我现在写邮件报告都先让它打草稿,但就像用菜刀切菜——用不好容易切到手。

💡 我的使用心得

  1. 别当它老师,当工具
   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:
    ❌不能全信 ✅要当智能搜索引擎 ✅要当写作小助理 ✅要当灵感触发器

  2. 聊天要有技巧
    每次提问都像在念咒语,得把前因后果写清楚。我发现用”假设你是…请用…格式回答”开头特别灵。

  3. 警惕AI幻觉
    上周让它推荐电影,居然编出个《星际穿越2》还说得头头是道。现在我都加个后缀:”请仅回答经核实的信息”


最后唠叨两句

用了一个礼拜,感觉像在驯养电子宠物。要摸清它的脾气:
✔️适合重复性文字工作
✔️适合头脑风暴
✔️适合信息初筛
❌别指望真正创作
❌别用来查重要资料
❌别当百科全书